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金屬三維微結構由于其具有的獨。特的光學、熱學、磁學、電子學和催化特性,在微機電系統(MEMS)、集成電路、高頻電子、光電子、小型飛行器和支架等微尺度系統、微流體和微型機器人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盡管存在用于制造宏觀尺度三維金屬結構的成熟技術,但到了微觀尺度時,現有技術都較難實現。因此目前,*行聚合物打印,以創建復雜的微3D結構,而后在結構表面鍍一層金屬這一方法引起了大家的興趣。相比于傳統的金屬打印樣品,3D金屬-聚合物復合功能器件具有更復雜、精密的結構,更輕的重量,以及更...
5G通訊和新能源汽車等高。端市場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于作為信號傳輸和互聯關鍵元器件的連接器,提出了比以往更大的技術挑戰,要滿足大容量數據傳輸和高速高密度連接,微型化、精密化和集成化的連接器創新勢在必行,對微型精密加工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市場概況連接器作為電路系統電氣連接必需的基礎元件之一,是終端應用產品的一個組件,因此,終端應用的發展是推動連接器市場快速增長和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連接器行業發展趨勢與下游終端應用行業發展保持著非常明顯的一致性。據統計,2018年全球連接器市場將...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生物醫藥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也取得了諸多成就。研究人員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采用3D打印個性化的生物材料,比如助聽器、假肢制造、骨科手術、人工關節、人工外耳和牙齒種植等等方面。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3D打印技術也應用到醫學快速檢測方面,其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低成本的3D打印產品可以快速檢測寨卡(Zika)病毒(圖1)。據悉這個3D打印的檢測裝置只有一個蘇打水罐大小,成本僅2美元,而且無需用電,也不用專業技術人員...
自然進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優化的宏觀和微觀結構、自適應性、自愈合能力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潤濕性、粘附性等多種特點。隨著仿生學的深入開展,人們不僅從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還從生物奇特的結構中得到不少啟發進行仿生制造。自然界的動植物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功能性結構的靈感從而設計出不同應用領域的仿生材料。仿生材料,其研究起源于對天然材料的詳細考察,通常是指模仿生物的運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結構規律而設計制造的人工材料。根據仿生材料所針對的天然生物材料的不同特性,仿生材料可以包括仿生高...
滴灌灌水器位于滴灌系統的最末級,其內部流道的尺寸通常介于0.5~1.2mm之間,能夠將管道中的有壓水轉變為點滴狀水流實現節水灌溉。滴灌灌水器的水力性能決定了灌溉均勻性和灌溉質量。已有研究結果表明,改變灌水器內部流道結構可以顯著提升灌水器的水力性能。然而,為了解決灌溉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許多地區使用高含沙量的水源作為灌溉水源,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因此在提升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同時,還需對灌水器流道開展結構優化以提升滴灌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進而提升滴灌系統的使用壽命。近...
2020.2,11至13日,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海姆市的西部醫療展(MD&MWest2020)正在火熱的進行中,該展自1985年開始舉辦,每年共舉辦4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器械博覽會之一。本次展會有2137家展商參展,其中就有116家3D打印展商,參展商的數量反映了越來越多的醫療產品,在使用3D打印這一新興的技術。深圳摩方材料科技作為精密3D打印技術的先行企業,在本次展會上得到了眾多醫療行業專家學者的關注。相對CNC和注塑等傳統的快速成型技術,3D打印技術具備加工成...
隨著柔性電子領域的快速發展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能夠用來監測人類生理指標(如心跳、脈搏、運動周期、血壓等)和機械運行狀態(如主軸跳動、機器人運動狀態感知等)信號的可穿戴電子器件逐漸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可穿戴電子器件的共形設計和制造使其在電子皮膚、柔性傳感和人工智能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當前,大多數電子器件是利用光刻、壓印技術和電子束在硅表面進行制備。然而由于缺乏彎曲表面的加工工藝,要制備與復雜曲線表面(例如人體關節)共形的電子器件尤為困難。面投影微立體光刻3D打印技術(PμSL)...
對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多個應用場景(心血管手術、支氣管手術等),小型軟連續體機器人都展現了其巨大的應用潛力(圖1a)。然而,現有的連續體機器人卻在驅動選擇方面經歷相應的瓶頸期,其難以同時擁有小尺寸、柔順驅動、大轉角以及高精度操作等特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體內某些狹長受限環境下的廣泛應用。而傳統的加工制造方法不能很好的實現驅動方式綜合性能的改善。近日,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申亞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毫米級的軟連續體機器人(圖1),其在線控和磁場的混合驅動模式下同...